For Someone
你心中常習慣自動調成"一個人模式".
一個人吃飯,一個人看電影,一個人運動,一個人到處走....
你常自嘲:自己喜歡思考卻沒什麼大腦,
但你對你的朋友說:你可是很努力地生活著,很盡力地要將生命過得圓滿...
外界老覺得你過得孤單,
其實自己也有點心虛.
不過你就是習慣了
一個人模式
要改變??不改變??
無所謂??????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與政治騙局相比,文學的迷幻在於作者和讀者兩廂情願,不像政治騙局中被耍的不接受也得接受.
文學則可看可不看,沒這種強制性.
你並不相信文學就這麼純潔,所以選擇文學,也不過藉此排泄.
再說, 你不論戰,不以論敵的高矮來伸長或截肢,不受理論的框架來剪裁或修補自己,也不以別人的趣味來限制你言說,只為自己寫得痛快,活得快樂.
你不是超人,尼采之後,超人和群盲這世界都已經太多了.你其實再正常不過,正常得不能再正常,實實在在得不能再實在,心安理得,泰然自在,嘻笑如彌陀佛, 但你也不是佛.
你只是不肯犠牲,不當別人的玩物與祭品,也不求他人憐憫,也不懺悔,也沒瘋顛到不知所以要把別人統統踩死,以再平常不過心態來看這世界,如同看你自己,你也就不恐懼,不奇怪,不失望也不奢望甚麼,也就不憂傷了. 倘想把憂傷作為享受,不妨也憂傷一下,隨後再回到這極平常的你,嘻笑而自在.
摘自~高行健/一個人的聖經